Search

我們都被肌肉命名害慘了

每個老師教授在教我們
學解剖的時候
  • Share this:

我們都被肌肉命名害慘了

每個老師教授在教我們
學解剖的時候
一定會學
「脛前肌」的 tibial anterior
「起點」:在脛骨的骨膜 tibial interosseous
「終點」:楔形骨以及第一蹠骨上 cuneiform/1st metatarsal base

然後很自然地認為
肌肉收縮
會由終點往起點的方向收縮➡️

但其實這個原則性觀念很有問題
我們的基因🧬不是這樣設計的

整條肌肉的端點沒有起點和終點
兩端連接處的連結面積也有大有小
肌肉可以任意往任何方向收縮↔️
也隨時保有張力

就同條肌肉來講———脛前肌
脛前肌可以往上收縮
亦可以往下收縮
就看怎麼用而已

往上收縮—踢足球的爆發力
往下收縮—籃球腳步煞車動作

而靠近踝關節的肌腱是屬於相對重要的部位
他直接影響踝關節的動作是不是卡住
如果你改變對肌肉的看法
那麼就會去想
是往哪個方向卡住
往上還是往下??
自然處理方法就不同了

成功機率也會提高

改變你對肌肉的看法吧
不是一昧的放鬆就好
我們仍然對人體是很無知的喔

#veronicarehab
#肌肉走向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邊是一個分享物理治療小知識 大觀念 新研究 的平台 身體的知識只會不斷的創新變化 唯有不斷的更新 才能更了解自己
View all posts